
近日,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全市直属高中学校新任副校长集体谈话暨全市教育系统2020年度工作推进会,市教育局5位党组成员从各自分管工作角度谈如何防范和化解工作中的廉政风险,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
同时,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在会上对11名新任副校长和市区两级教育部门领导班子、环节干部103人进行集体廉政提醒谈话,特别对端正校风校纪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如下。
一要严肃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重点整治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不学习、不研究、不传达,一问三不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消极应付,只重形式上部署,不在落实上尽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造成不良甚至严重后果;执行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好大喜功,盲目提高标准,不考虑自身实际,随意决策瞎指挥;热衷于“造亮点”、“建门面”,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开会、批示、报告代替落实,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抓工作固守套路不出思路,穿着新鞋走老路,回避矛盾不敢担当;对待教职工和学生家长不给好处卡、推、拖,给了好处乱办事;动辄把问题往上推、把责任往下移,只图板子不打自己;不注重调查研究,不熟悉一线教学情况,制定目标、下达任务违背客观实际,搞不切实际的层层加码;工作报喜不报忧,讲成绩多、谈问题少,对事关全校大局的问题、矛盾捂着、盖着,只考虑自身在领导眼中形象,不考虑小矛盾激化后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甚至编造假数字、假情况、假政绩欺骗上级;学校管理层借分配资金、办理事项之机刁难教职工或学生,对教职工和学生家长消极应付、为群众办事缺乏热情、质效不高,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冷横硬”变“推拖绕”;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对群众关心的关键性事务和深层次问题避而不管,致使小矛盾积大,甚至激化为重大舆情事件,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宗旨意识不牢固,在疫情防控等风险面前心生畏惧,想方设法躲避履责;以减负为由减责任减担当、不做事等。在为学校和教师减负方面各学校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学校领导班子要从学校实实在在的情况出发,围绕助力教师潜心教学、学生静心学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在切实为学校和教师松绑减负上,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建议,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坐等和发牢骚。
二要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效机制,坚决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管好“关键人”,从校领导和管理层抓起,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自觉净化朋友圈,谨防权力寻租和被“围猎”。防止借出差机会公款旅游,违规报销差旅费,乱发津补贴问题的发生;管到“关键处”,聚焦财务、教务、学生管理等重点部位,排查廉政风险,推动建章立制,严格执行落实,持续优化校园环境;管在“关键时”,越是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节、教师节、开学、毕业等重要节点,越不能放松和麻痹,对违规公款吃喝和公务接待,收送电子红包,接受家长宴请、旅游,私车公养,公车私用等隐性变异“四风”问题要严格防范、严肃查处。组织开展新风正气宣传引导,提醒督促学校领导、管理层以及全校教职员工加强家风建设,推动化风成俗。针对普遍性、反复出现的“四风”问题,要及时纠治整改,堵塞管理漏洞,扎紧制度笼子。学校各职能部门要与时俱进修订完善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列出正面、负面清单,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