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 强化责任担当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海勃湾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张明亮
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明确提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谆谆嘱托,重如千钧。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的关心关怀和深情厚爱,让内蒙古地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海勃湾区纪委监委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纪检监察机关践行初心使命,必须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从群众“上访”变干部“下访”。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三务公开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目前,海勃湾区共计排查信访问题94件,下访 188批次278人次,已解决信访问题85件,9件正在办理中,总量是去年的五倍。通过开展 “上访变下访”活动,打通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稳步推进“微腐败”大清扫行动,提升群众对惩治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海勃湾区纪委监委积极落实自治区纪委关于开展全区基层“微腐败”大清扫行动工作方案和乌海市纪委监委相关工作要求,压实责任,定向发力,提升群众对惩治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压实包案责任,确保办理质量。建立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案督办机制,明确责任。包案领导全程对案件进行协调指导,督促办理,对办理结果严格把关。主要领导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汇报办理进度,听取工作要求,各部门联动,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案件办理质量,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同时将大清扫行动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民生领域专项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以及深化“三务”公开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以点带面。
紧扣监督手段,提升“三务公开”实效,提高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区纪委监委对重大事项的办理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制定镇(街道)、村(社区)71类公开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细化21项公开内容清单,并绘制了流程图,规范了“三务”公开工作程序,为基层提供规范性的“指南”。为准确查询惠民资金发放情况,海勃湾区纪委监委开发资金管理平台,将各项惠民资金拨付到人到户情况进行公开,提高群众精准监督实效。镇、街道办事处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党务、政务、村(居)务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以最短的时间保证了最大的公开范围和公开时效,“三务”公开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提高了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
干部清廉,百姓心安,评定打造为民谋实事、办好事的“清风干部”。习近平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今年5月在海勃湾区全面启动了2019年度“清风干部”评选工作,激发担当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鞭策和鼓舞党员干部敢担当勇做“领头雁”,尚实干争当“排头兵”。树立新时期干部队伍“为民、务实、清廉”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营造“清风起,气象新”的清廉干事氛围。通过一股新鲜有力的净化政治生态清风,辐射带动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砥砺奋进、干事创业,争做新时代干部楷模。
以监督促“六稳”“六保”落实见效
乌达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葛冬梅
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现结合实际,谈几点学习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民生、心存大爱,提到的就业、教育、社保等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
对于纪检监察机关来说,我们要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推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聚焦‘两个维护’根本任务,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为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强化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要因势施策、紧跟党中央新部署新要求。及时调整监督工作重点,一方面,紧盯疫情防控责任落实、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督促有关部门对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另一方面,围绕全面复工复产达产、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企业税费减免、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等强化精准监督,切实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二要强化统筹意识,形成政治监督合力。将“六稳”“六保”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促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有机衔接,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三要围绕复工复产,推动解决堵点断点问题。复工复产达产是当前最紧要、最急需保障落实的“硬杠杠”之一。要紧盯全面复工复产达产政策措施落实,紧盯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政务服务中的作风问题,紧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精准稳慎有效监督执纪问责。四要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守护群众切身利益。纪检监察机关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开展监督,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复工复产“喊口号、装样子”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乌达区纪委监委探索采取回访抽查等方式,着力发现问题,督促其限期整改,确保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聚焦主责精准发力
强力护航脱贫攻坚
海南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李艳荣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海南区纪检监察系统干部队伍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无论是全力以赴抗击疫情,还是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使命担当。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任务。2014年以来,海南区经过政策、产业+金融、项目等扶持,通过动态调整,贫困人口从原来554户1341人,下降到现存享受政策148户353人,稳定脱贫406户998人。“摘帽”不撤监督哨,扶上马,还会送一程,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专责,强化政治监督,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科学精准稳慎有效开展监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持续深化专项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障,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纪检监察实际工作之中。
一是提高站位抓监督。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六稳”“六保”监督内容,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决战之要求,系统掌握、准确理解要义,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对标对表,明确监督任务,细化监督措施,强化监督力度,做到靶向监督、精准发力,确保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海南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是统筹安排点重点。结合区纪委监委2020年政治监督清单,统筹脱贫攻坚工作、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专项整治,制发《关于开展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通过区委巡察、专项督查、日常监督,压紧压实各单位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主体责任。专项整治工作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指出问题、中央纪委监委实地踏查反馈问题,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等整改落实情况为重点,细化监督工作清单,实行销号管理。
三是严格督查出实招。结合自治区纪委“精准监督年”活动,确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监督月,成立专项督查组,通过“蹲点式、点穴式”,对承担脱贫攻坚任务主体责任落实、居民饮水安全、住房保障、扶贫项目建设和扶贫资金使用、驻村工作队干部队伍建设,以及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逐项“对表对标”,全方位进行“透视”,立体式“扫描”,实现监督全覆盖。督查采取“末端工作法”,直插基层、直插末端,深入行业部门、基层一线,开展明察暗访,实地考察项目施工现场,既走访贫困户家庭,也走访已脱贫家庭,开展点对点、一对一监督检查,督促各地各部门认真履行挂牌督战工作任务,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落细。
四是从严问责动真格。强化“落地”意识,通过现场会议督促、实地监督检查、约谈主要负责人等方式,督促脱贫攻坚成员单位,行业主管部门,涉农镇,结合督查反馈问题,细化“任务书”,排定“时间表”,确保精准扶贫、干净扶贫。对发现责任落实不力、工作懈怠松劲、帮扶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实行台账管理、跟踪销号、督促整改落实,并向海南区委形成专题报告。对“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贪污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违法违纪问题,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追责问责。2020年,区纪委监委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检查4批次,发现问题22个。其中下达立行立改6份,整改建议书5份,向区委建议11条(其中督促约谈5人)。在开展大清扫严惩基层“微腐败”行动中,排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5件,下达监察建议书3份,组织处理3人。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
地 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北街青城巷1号
备案号:蒙 ICP备 18002681号 邮政编码:010015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